一、背景
小北街社區位于達州市老城區,屬于典型的老舊社區,建設年代較早,因建設時間長,其安防基礎設施普遍存在缺失、老化或失效等問題,流動人口多,人員結構復雜,管理難度大、矛盾多。如何運用大數據技術解決老城區老舊社區日益突出的問題?在學習借鑒北京、蘭州等地先進經驗基礎上,市大數據局牽頭建設了達州市“智慧黨建引領智慧社區治理服務”信息化平臺,并在小北街社區進行了智慧社區試點運用,根據“一條主線(黨建引領)+兩大中心(綜治中心和便民服務中心)+N項支撐”建設思路進行試點建設,促進“治理”變“智理”,以數字科技賦能基層治理。
二、做法
(一)推行多網整合,強化調度指揮全覆蓋。充分利用人臉識別、闖入報警等物聯網技術,在老舊小區內重點關注區域配備智能視頻監控,在人流量大的地段安裝“一鍵報警柱”,改善社區治安環境。構建雪亮工程、天網工程、慧眼工程(看家寶)“三網合一”立體防控,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、無死角。通過安裝監控探頭,幫助社區綜治中心動態掌握路街面聚集、商鋪活動、人口流動等情況,幫助居民通過手機端實現遠程看家,實時關注家中狀況。
(二)推行全科網格,實現事件處置全聯動。通過智慧社區手機端和pc端,整合社區網格力量,實現網格員、社區綜治中心、職能部門信息互通、行動互聯。全面推行全科網格“二維碼”,通過掃描“二維碼”,社區居民可了解到該路段的網格員、治安巡邏員、“紅袖標”、志愿者等分布情況、服務事項及聯系方式,實現“線上+線下”的網格化綜合服務。
(三)推行人圖關聯,保障服務基層全智能。試點部署人臉識別門禁管理系統,實現人臉識別、遠程開門、一鍵報警等功能,有效防止外來人員進入,增強居民安全感。同時,充分整合人口、房屋、視頻監控、地圖等數據,利用數字技術手段生成一張“全景社區圖”,實現可視化指揮調度。運用智慧社區平臺,社區工作人員可獲取并分析某一區域或關聯人員詳細信息,實現對重點人員、重點區域的智能化管理。
(四)推行便民利民,追求群眾辦事全滿意。打造集“便民服務一體機+微信小程序”綜合服務平臺,已入駐14個部門、44項服務事項臺。居民可通過手機小程序,在線查看服務事項的受理條件、申報材料、辦理流程、收費等情況以及服務事項的最新政策,部分服務事項現已實現全程網辦,不能全程網辦的事項,社區居民可通過電話和微信小程序預約服務,還可享受快遞郵寄、上門辦理等服務事項。
三、成效
(一)社區治理方面成效顯著。智能安防系統不僅大大提升了群眾的居住安全指數,還改變了傳統的入戶登記模式,實現信息采集“零遺漏”。遠程開門、一鍵報警、手機“看家”等功能運用,為社區老弱病殘群體提供最及時最貼心的便捷服務,實現社區關懷“零距離”。人臉識別系統、視頻監控等功能,大大減輕了居委會工作人員、民警的負擔,實現人員負擔“零增加”。
(二)便民利民方面成效顯著?!氨忝穹找惑w機+微信小程序”綜合服務平臺,集城市黨建、政務服務、物業管理、信息咨詢、智能居家、便民信息、社區周邊商家為一體;智慧社區大數據庫,建立起政府、社區、小區居民溝通渠道。多項數字科技運用,切實提升了社區服務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質,打通了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,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。
(三)節約資源方面成效顯著。網格化模式節約了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財力。通過建設各類視頻監控、人臉識別系統、一鍵報警等,減輕了相關部門巡查人員的工作,并相應節約了有關部門的巡查成本,節約了城市建設資源,降低了城市社區治理的成本。